遼上京遺址是中國遼代都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于918年(神冊三年)開始興筑,初名皇都,926年(天顯元年)擴建,938年(天顯十三年)改稱上京,并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進行了全面勘探和試掘。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京是契丹建國之初設立的都城,也是我國古代漠北地區的第一座都城。史載,上京為遼太祖創業之地,負山抱海,天險足以為固,水草便畜牧。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在龍化州(今敖漢旗東部)稱帝建遼,918年命禮部尚書康默記充當版筑使建都城,僅百日便初具規模,名曰皇都。遼太祖死后,太宗即位繼續營建皇都。938年,太宗改皇都為上京并設臨潢府。上京城分南北二城,北名皇城,為皇族居所;南名漢城,為漢族人居所。兩城相連呈“日”字形。兩城建筑與布局是遼“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遼上京作為遼之都城歷經204年。1120年金兵攻占上京。金時將上京改為北京臨潢路,至元代上京逐漸廢棄。皇城內現存石刻觀音、龜形碑座各一具,附屬建筑有南北二塔。現皇城內仍遺存皇城殘墻、雕花柱礎、石刻觀音像及大量珍貴的地下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