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隍廟,又名廬州府城隍廟。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99號,北宋皇佑三年(1051),為紀念首任廬州府知府孫覺,始建城隍廟。因為他在任期間為百姓盡職盡責,深受百姓愛戴,被百姓尊奉為廬州府第一城隍。清同治十年(1871),李鴻章仿北京頤和園內戲樓式樣重修。
合肥城隍廟屬皖江古典園林,徽州古建筑風格。大廟前有旗桿矗立,山門口有石獅相對,山門3間,左右耳房各5間;戲樓5間,兩旁耳房各4間;大殿3間,兩側耳房各3間;大殿和戲臺之間東西廂房各12間,大殿前有香爐1座。設城隍殿、娘娘殿、元辰殿、三皇殿等眾多殿堂。供奉城隍、城隍夫人、西王母、送子娘娘、慈航大士、三皇、斗姆元君、龍王、財神等道教眾神像。
合肥城隍廟云集個體商戶近4000余家,最高單日人流量近7萬人次。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城隍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爭奇壯舉勝,風味獨具。有犁大爺粑粑、下塘燒餅、三河米餃、芙蓉蛋卷等正宗廬州名小吃,聚集了徽州毛豆腐、蕭縣面皮等安徽各地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