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山白云洞發(fā)育在白云山南端的崆山上,所以叫崆山白云洞,它是我國北方新發(fā)現(xiàn)的大型喀斯特溶洞。據(jù)專家考證,五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溫暖的淺海環(huán)境,在海底沉積了石灰?guī)r地層,后來地殼運動,使海洋變成了山丘,由于地下水對石灰?guī)r的溶蝕作用,造就了這個北方罕見的溶洞。現(xiàn)在初步探明并對游人開放的有5個洞廳,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游線總長四華里,主要景觀有150多處,非常罕見的絕景有六處,洞內常年恒溫17℃。根據(jù)洞廳的景觀造型特點,專家們把五個洞廳起名為“人間”、“天堂”、“迷宮”、“地府”和“龍宮”。
景觀的體量大小不一,大體量的有石柱、石幕、石瀑布、石平臺等。最大的石柱周長達4.3米,頂天立地,蔚為壯觀。最大的石幕寬達8米,而最小的景觀石針,直徑僅有幾毫米。還有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鸚鵡石、雄獅等。整個溶洞景觀給人以形態(tài)美、線條美、空間美等多種藝術享受,堪稱巖溶造型“博物館”和“地下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