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頭清真寺位于泊頭市區清真街南端,北距滄州市40公里,京滬高速公路出”南皮”口西行5公里。始建于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占地面積11200平方米,房屋近200間,建筑面積2919.78平方米。
泊頭清真寺規模龐大且配置齊全,除具有清真寺的功能外,還強調了結構和藝術的協調統一,是典型的民族化了的伊斯蘭教建筑群。該寺在明萬歷、嘉靖年間進行了擴建,清代康熙、嘉慶、咸豐、光緒,以至民國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繕。寺內現存有康熙四十一年重修時的匾額,另有光緒三十四年,民國19年重修的磚刻。寺內還存有一個乾隆四十九年的“清真寺恩功記”碑等。
泊頭清真寺坐西朝東,正門門樓闊三間,高十米,單檐歇山,古棚出廈,琉璃瓦頂,朱門銅飾,門媚楷書“化肇無極”,“清真寺”黑地金字懸于上方。另兩側各有便門一個,繼之青磚布瓦,雕花圍墻,門臉建筑頗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