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風景名勝區地處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中南部,距縣城 20 多公里,距省道公路臨石線 3 公里,具備優越的交通條件。有華山之險,兔耳嶺的怪石景觀,仙居境內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縣域內千嶂疊翠,溝谷幽深,清流急湍,林茂竹秀。素有神仙居之奇、景星巖之雄、公盂之巍、淡竹之清、十三都之幽的稱譽。清翰林院編修潘耒游歷仙居之后,贊譽:“天臺幽深,雁蕩奇崛,仙居皆而有之。”宋大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兩次蒞臨仙居,也曾發出“地氣盡垂于此矣!”的驚嘆。
據下湯文化遺址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約7000至4000年,永安溪流領域就有古人群集居。下湯文化遺址是目前浙東南發現的年代最早,文化堆積層最深厚的一處古人類遺址,在其出土的文物中,石磨盤和石磨棒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完整、最原始的稻谷脫殼工具。仙居早在東晉永和三年(公元 347 年)即單獨設縣,名樂安,五代后唐五年(公元 930 年)改名為永安縣,宋景德四年(公元 1007 年)真宗皇帝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圍,而多神仙之宅”下詔改永安為仙居,一直沿用至今。仙居單獨設縣已有 1600多年的歷史,可謂千年古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