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殉馬坑位于淄博市臨淄區河崖頭村西。墓主為齊景公,是繼姜太公后第25代國君,在位58年,是齊國執政最長的一位國君。墓室南北26米多,東西23米余,槨室位于墓室中部,用自然石塊壘砌,南北長8米,東西寬7米,深5米。墓早年被盜,隨葬品無存,唯周圍的殉馬坑大部分保存完好。
1964年山東省考古所發掘了北面西段54米,清理殉馬145匹;1972年發掘清理了西面南端30米,殉馬83 匹;1980年于西面南端建起殉馬坑展廳,展示殉馬106匹。殉馬排列密度平均每米地段2.78匹,全部殉馬當在600匹上下,屬世界罕見。殉馬全是壯年戰馬,且均為騸馬,是被處死后人工排列而成,馬兩行,前后疊壓,昂首側臥,四足蜷曲,形作奔跑狀,呈臨戰姿態,威武壯觀。自1983年展出開放以來,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游人。
那時的中國人講的是馬上千秋,"千乘之國"就有威加四海的雄風。 600 多匹馬可裝備 150 多輛戰車,相當于一個小諸侯國的全部軍力。由此可見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國經濟的發達,軍力的強盛。
齊景公名杵臼,是姜齊的第 25 代國君,在晏嬰的輔佐下,在位 58 年,是齊國執政最長的一位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