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河北承德-霧靈山老兵之家快捷酒店 ★★★
人均消費:¥88
瀏覽:4840
咨詢電話 :18612923385
聯(lián)系我時請告訴我從“去農(nóng)家旅游網(wǎng)”看到的,有優(yōu)惠哦!
地 區(qū):承德
地 址:密云區(qū)其他新城子曹家路霧靈山北門大溝村
開放時間: 日場8:00-18:00;夜場17:00-22:00。
這是一封報社的報道的“霧靈山老兵之家”
從北京海拔2000多米的京東第一山霧靈峰下來時,我們已經(jīng)饑腸轆轆。車子行駛到大溝村,一個醒目招牌吸引了我們的眼球――“老兵之家”。
一位中年婦女迎上來,面帶笑容地跟我們打招呼:“歡迎各位來老兵之家,你們是住宿還是吃飯?”我們帶著挑剔的目光進入“老兵之家”,主廳大約百十平米,所有的餐桌都擺放整齊,桌布潔凈,白色窗幔垂落在明亮的落地大窗戶上,地板更是一塵不染。墻上懸掛著一排黑白老照片,有戰(zhàn)士在部隊與戰(zhàn)友的留影,也有戰(zhàn)士身著軍裝與家人的合照。
一個消瘦的高個子中年男子從外面回來,主動介紹自己就是這個“老兵之家”的男主人――老蔡。我們夸他餐館辦得出色,感謝他們夫婦熱情好客,也稱贊他們的飯菜物美價廉。他謙虛地說:“我們還有許多不足,望各位指教。要說感謝的話,我還應該感謝廖政委哩,沒有他當年對我的鼓勵,我也不會有今天的事業(yè)!”
老蔡今年46歲,1987年底從部隊復員回到家鄉(xiāng),在村子里當過會計、民兵連長,還做過小買賣。那時候,一年下來也就掙千把塊錢。他們村子地處偏遠山區(qū),交通不便,來往客人有時候出不了山,就暫時居住在他們家,但也就是提供住宿和簡單農(nóng)家飯食,僅此而已,并沒有什么長遠考慮。過了幾年,不甘安于現(xiàn)狀的他,心想自己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改革開放就是要帶動老百姓富裕起來,自己何不帶頭開個小飯店,正兒八經(jīng)的辦個農(nóng)家院呢?和妻子一合計,兩個人把自家居住的房子稍加改造就辦起了“清涼界農(nóng)家院”。想到自己是復員軍人,就在農(nóng)家院招牌下面補充了一塊不大醒目的小廣告板――“老兵之家,軍人之友”。
1999年的一天,一輛綠色越野車從老蔡的農(nóng)家院門前疾馳而過。突然,汽車嘎然而止,司機又把車子倒了回來,停在他家門口。車上下來3個人,仔細打量那塊不起眼的小牌子“老兵之家,軍人之友”,之后便走進老蔡的小飯鋪。其中一個身材魁梧的上點年紀的大漢,這里看看,那里瞧瞧,見到墻上鏡框里老蔡身著軍裝的照片后說:“看來,你還真是當過兵的人呀,我也是個軍人,看到‘老兵’這兩個字就感到親切,今天,我就在你這里吃飯了。”
原來廖政委是一位副軍級首長。老蔡對廖政委肅然起敬,顯得有點兒局促不安。沒想到,廖政委和藹親切,平易近人,他邊吃邊和老蔡聊天說:“咱們這些當過兵的人,無論是士官,還是戰(zhàn)士,回到地方都是好樣的,都是地方發(fā)展的骨干。你一定要為咱們部隊爭光,不要給咱們軍人丟臉,要把事業(yè)做大做好。我看你的農(nóng)家院應該就叫‘老兵之家’,希望過幾年我再來的時候,能看到你的事業(yè)發(fā)展壯大起來。”
廖政委吃過飯走了,但是廖政委的話卻久久在老蔡耳邊回蕩,他越想越感到鼓舞和振奮,開始思謀把自己的事業(yè)做大。他相信,廖政委一定還會再來的,到那時,他一定讓廖政委感到驕傲,老蔡沒有給軍人丟臉,老蔡給部隊爭了光!那天,“清涼界農(nóng)家院”被“老兵之家”替代了。
老蔡是個說干就干雷厲風行的人。從第二年起,老蔡先后從信用社貸款近百萬元,分兩期蓋起了近400平米的三層樓房,可以同時容納100多人住宿就餐,客房內有獨立衛(wèi)生間兼浴室,臥室整潔的床單和被罩不比城里的星級飯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