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農家院動態
發布時間:2020-06-09 08:56:00 瀏覽量:3592
1.出行前做個體檢必不可少,預防旅行途中舊病復發。患有慢性疾病者應征得醫生同意,外出前切不可忘記帶常用藥。
2.老年人在旅途中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食心里沒底的食品和飲料,不食未經煮熟的海產野味。對各地的風味小吃,一次不宜吃太多。
3.老年人腿腳不靈,步態不穩,因此旅游時最好有家人或好友相伴,旅游觀光時不可邊看邊走,要放慢腳步,靜心賞景。
4.老年人旅游不可逞強,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謹慎選擇旅行線路,最好是挑選旅行強度小、體力消耗少的項目,此外不宜選擇溫差過大的地區旅行。
結伴而行彼此照應
老年人出游最好結伴而行,可邀約小區內經常一起活動或單位里的老年朋友共同出游,彼此熟悉情況,可以互相照顧。
另外,最好選擇口碑較好的旅行社所推出的專業旅行服務,這種服務會考慮得更加詳盡和周全。
出發前應檢查身體
老年人出游前首先必須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有清晰了解,高血壓、冠心病、癲癇等慢性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出游,更不能對旅行社隱瞞病史;出游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應帶齊藥物,并事先告知領隊和團友,以防不測。
購買保險以防萬一
旅游保險分強制投保的旅行社責任險及游客自愿購買的意外傷害險。對于老年團隊來說,休閑的線路安排、有經驗的領隊、隨隊醫生三者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是,必須購買意外傷害險。
謹慎購物避免上當
老年人出行得特別留意旅行中可能出現的購物陷阱,在旅游購物點購買土產、藥材等的時候要小心假冒偽劣產品以及價格陷阱。
一些專業人士建議,老年人購買土特產時,最好到信譽比較好的大超市進行購買,以免上當受騙。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購買珠寶的時候要索要發票等一些手續,以免上當。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旅行社反映,并向當地旅游主管部門投訴。
老年人出游,無論隨團還是自助旅游,難免因一時疏忽造成尷尬和煩惱,旅途中一定要留個心眼,做個事前“諸葛亮”。
未雨綢繆 節省開支
如今各地景區門票價格普遍不低。稍有點名氣的景點動輒幾十元甚至上百元,旅游一趟下來,門票費要比車船費高得多。而對離退休老同志,許多地方憑老年證有全免或半免的規定。一些人不知有此優待,忘帶老年證,這時你在異地可打電話讓家人“速”寄去。另外,有些景點過去曾游過,參加地方團時,不必交“全程費”,你不想舊地重游,可在門外溜達,買些喜歡的土特產,打發時間。
車站前防“上鉤”
不少旅游城鎮的火車站前都有打著某某旅社小旗的導游員,以及“優惠”住宿的攬客者和“宰你沒商量”的出租車。不管他們如何熱情似火,甜言蜜語,“貼”你、“追”你、“拉”你,都別心軟,別輕信,別理睬。最好在離旅游點較近的正規賓館、招待所先住下,向服務員咨詢,然后再作決定。倘若發現被出租司機“宰”了(繞行、不打表、打表做手腳),你一定要讓他開發票并記下車號和監督電話,便于投訴。
謹防“連環套”假導游
野三坡住宿有的小旅行社與小酒店穿一條“連襠褲”,心地善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的老年人容易上當。
“定點”用膳有講究
一般來說,旅行團隊的“定點”餐館一般是小、貴、臟、亂,雖可點菜,亦不劃算。現如今私營餐館多如牛毛,競爭激烈,多半注意飯菜質量、價格和服務,你可在景區附近餐館吃點清淡可口的,一人花10塊錢足夠,又不耽誤趕路。
“該出手時就出手”
出門旅游,誰都想玩得好又省錢,但體弱多病的老年人節省體能比節省金錢更重要。
學點“常識”辨真假
老年人在“定點”店購物,除了對人參、燕窩、藥材等商品要有警惕性外,對有些誘人商品還要了解點“常識”。比如,蘇杭一帶,花幾元錢就能買到一條“仿真絲”漂亮領帶,沒想到洗一次縮一次,“第一次自己戴,第二次兒子戴,第三次孫子戴”,不妨事先看點有關資料:絲分春蠶絲、秋蠶絲,蘇州主要產春蠶絲,纖維長、韌性好、透氣,適于做旗袍、衣物;而秋蠶絲主產杭州,適于做被面。
四種常見的“閃失”
有些老年人記憶力不如從前,經常丟三落四。出游因此發生的“閃失”大致有四種:
1、把裝有治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每天離不開的藥品旅行包或塑料袋放在停靠景點附近的旅游車上。有時旅行社為了多拉客,利用游人進園出園這段時間到別的點拉客。一輛車上兩撥兒人,難免拿錯東西;
2、俗話說:“有錢難買回頭看”,退房時一定要仔細察看,有沒有東西放在衛生間、抽屜里、枕頭底下;
3、照相時不要把包放在地上,有可能人多時,回頭一看,不冀而飛了;
4、出門最好帶小型行李車,回來東西多,出站前自己保管,不要托不可信的人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