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旅游線路
發布時間:2019-04-03 16:30:02 瀏覽量:2721
全世界最高的沙山、最大的響沙區、最密集的沙湖群都集中于巴丹吉林,橫貫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統稱為阿拉善沙漠。總面積8.4萬平方公里,占全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國第二、世界第四,是中國唯一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巴丹吉林就是它的核心區。
巴丹吉林:世界沙漠的珠峰
阿拉善是一個特色突出、品質高雅、潛在優勢深厚、鮮為人知的旅游資源“富集區”。自然景觀獨特、古代遺跡珍貴。賀蘭山奇峰林立,林木蔥蘢;居延河畔,胡楊茂盛,駝羊成群。戈壁奇石、瑪瑙和水晶揚名中外。巴丹吉林沙漠以高、大、險、奇、峻、曠著稱于世。延福寺、廣宗寺等八大寺廟古色古香。阿拉善王府更是具有明清風格的古建筑群體。曼德拉山巖畫和賀蘭山巖畫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古代先民的游牧生活。居延漢簡記錄了秦漢時期的社會歷史和輝煌的古代文明,聞名遐邇。
黑城遺址曾是漢、唐、西夏和元帝國的軍事重鎮,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都曾在這里駐足,留下了優美的篇章。世界三大宇航中心之一的東風航天城就位于阿拉善境內,神舟號系列飛船在這里成功發射,為這片浩瀚的土地增添了神奇的色彩。這里是開展沙漠探險旅游、休閑度假旅游、采風攝影旅游、民族風情旅游、訪古探秘旅游、愛國主義教育旅游、航天科技旅游的理想之地。
穿越巍峨的賀蘭山脈中的一道獨特峽谷,幾小時后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中國秘境阿拉善。
五月剛過的大漠并不是想象中那樣荒涼。長著細刺、成片成片的沙生草灌木在巴丹吉林沙漠里體現出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在遼闊的巴丹吉林,雖然驅車幾小時都不見人影,卻感覺不到孤獨。路旁舞動的黃沙,沿途肅穆的大山,使戈壁草原隱約間透露出一絲神秘的氣息。
在阿拉善右旗人的眼中,巴丹吉林沙漠是他們的驕傲。
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受風勢影響,一道道排列規則的復合型沙丘鏈宛如海嘯卷起的巨浪,氣勢蔚為壯觀。沙漠腹地高大的復合型沙丘蓮(沙山)、金字塔狀沙山密布重疊,約占總面積的61%。作為沙漠世界第一高峰,素有“沙漠珠峰”之稱的必魯圖沙峰高1917米,比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高沙峰還高出70余米,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高大沙丘所在地。
沙漠東部和西南邊緣,茫茫戈壁,一望無際,形狀怪異的風化石林、風蝕蘑菇石、蜂窩石、風蝕石柱等地貌景觀隨處可見。沙漠腹地內分布著73個湖泊,水域面積875平方公里,這里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發量卻有3000多毫米,這樣的環境中均勻分布著144個海子,而且無論冬夏水位恒定,不增不減。更令人不解的是,咸甜水相伴相生。水鳥嬉戲,魚翔淺底,素有“漠中江南”之美稱。
為適應探險旅游的需求,巴丹吉林沙漠建立了沙漠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旅游接待中心和多處探險旅游營地,主要有九棵樹蒙古村、蘇敏吉林、銀德爾圖神泉、諾爾圖沙漠仙境和吉格德世界“沙丘之王”等
天鵝湖:月亮湖的姊妹湖
天鵝湖地處騰格里沙漠東部邊緣,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500米,面積約3.2平方公里。四周是浩瀚的沙漠,沙丘起伏,沙濤滾滾,景象奇偉壯觀,令人心曠神怡。天鵝湖與月亮湖一大一小,是騰格里190多個湖泊中一對出眾的姊妹花,她們互相襯托,各具魅力,吸引了大批游客。
天鵝湖湖面呈帶狀,湖邊布滿沙棗樹,湖水清澈、明凈,水域廣闊,湖邊有一公里長百米寬的黑泥區,蒙古包區到處是馬蓮花。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湖面棲息游玩的天鵝較多。站在天鵝湖畔,只見千萬株馬蓮花繞湖迎風怒放,藍醉了湖,藍醉了天。馬蓮花外面是近兩千株沙棗樹圍成的綠色屏障。5月的沙棗樹撐起了一塊塊綠陰,沙棗花正開,灑下了滿湖的清香。每年3月、9月和10月,白天鵝、野鴨等百余種候鳥在此停留,為這里增添了無限生機。
天鵝湖已成為阿拉善盟開展沙漠探險和生態觀光的最佳旅游地, 游客在欣賞湖光草原沙色的同時,還能夠參與滑沙、沙灘排球、足球、騎駱駝、騎馬、卡丁車、劃船、水上汽艇等娛樂項目。青海旅游